2006年年初,贺文奇带着他的陶艺作品来到许昌博物馆展出。150多件陶瓷雕塑,构思奇巧,新意迭出。《许昌日报》《许昌晨报》等媒体以“奇人”称之。

      贺文奇不拘泥于传统钧瓷的制作方法和模式,时时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他的工作室里,有不少极具陶艺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造型丰富,立体感强,夸张写意,奔放自如。一些作品借鉴了青瓷、磁州瓷等瓷种的表现形式,极其个性创念。有宜传环保的获奖系列作品《水·小山村》,有造型独特的《十八罗汉》,有栩栩如生、嬉笑打闹的《虎娃》,也有融人划船、举重、体操、射箭等体育运动项目做成的《奥运壶》....

       创作《十八罗汉》时,他运用现代陶艺的设计理念,充分融人写意性.以山取势,以石窟文化为背景,以夸张的想象为创作形式,采用粗犷的匣钵泥料,运用泥饼拼接和泥条盘筑法成形,并有意塑造山势与人物姿态的相像度;随后,在泥形的几个断面或凹凸部位,巧妙地安排人物头部;同时,采用大小适宜的洞窟点缀形态,以多变的发式和胡须走向强化意境,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组作品,以意传神,气韵生动,每尊罗汉都像环抱一座大山,情景交融,具有威严而又穿越时空的沧桑感。

      在钧瓷界,贺文奇是首位把钧瓷文化与环境陶艺创作相结合的人。他以精湛的陶艺设计功底,为神垕古镇多项地标性建筑设计了造型。他创作的环境装置性雕塑《钧窑印象》,陈设在神垕镇的中心地段,游客在下禹神快速通道后不久即可看到。《钧窑印象》中融汇匣钵墙、钧瓷各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以壁画意境穿插连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除给人们提供休闲空间外,还能勾起人们的怀旧之情。

       他创作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钧瓷作品《火凤凰》,成为神垕老街东端的标志性建筑。他将分别带有“30”造型的一对凤凰翅膀巧妙设计视角,使观者无论从哪一面看,都会看到一个“30”标志。凤凰昂首挺胸,凤冠似熊熊燃烧的火焰;身上的羽毛根根向上,展翅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