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生,男,汉族,禹州市神垕镇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续十二届参与创作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现为孔家钧窑总设计师、总经理。其参与制作的钧瓷作品《玉兰尊》《瑞寿年年》入选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品《丁口瓶》在首届“大地奖”钧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作品《直口瓶》荣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金奖,作品《扁肚瓶》获中国“陶瓷艺术100”实力榜最高奖全场大奖等。

  “在我国,生肖文化的历史极为悠久。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生肖与一个人的性格、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生肖文化成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是农历戊戌狗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创意设计的孔家钧窑狗年生肖系列作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钧瓷窑变精粹,共推出《鼎鼎旺》《旺福》《旺财》《旺运》等4件作品,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财运、福运、时时走运,人旺、家旺、处处兴旺。”新春将至,刚从外地回来的孔春生立即开始与孔家钧窑的工作人员沟通狗年生肖系列作品的生产对接事宜。在孔家钧窑的茶室里,孔春生一边为记者沏上香茶,一边向记者讲述着孔家钧窑的新作品。

5.2529.png

  鼎鼎旺 旺财 旺福 旺运 | 孔家钧窑作品

  忙于创作自己的钧瓷作品,忙于孔家钧窑的日常运营,忙于打理中国钧瓷文化园,孔春生的日常安排异常紧凑。“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的称号获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记者问。

  “我没有更多地去考虑这些。其实从事像钧瓷这样的工艺美术行业,想要评上‘大师’,获得社会的认可,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关键是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大师’这个称谓。如果用浮躁的心态去参评‘大师’,就失去了本心。”孔春生说,名头是次要的,关键是眼界和修为,以及对艺术的积淀和掌控能力,这就需要钧瓷艺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不断提升自己。

  孔春生说,不管是自己的大哥孔相卿,还是孔家钧窑,这二三十年来,都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过来,才有了今日的局面。而自己所走的路,也是这样。

5.2530.png

  孔春生近影

  诚如孔春生所言,他的钧瓷之路同样是从最基础的阶段开始。年幼之时,孔春生的父亲孔铁山在国营瓷厂实验室烧制钧瓷,小学三四年级的孔春生就开始帮父亲整理笔记。“父亲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在担任国营瓷厂实验室主任时,坚持每天早起制订当天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施行。他会把当天烧窑的实验目的、升温曲线、天气、参与人员等细节一一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笔记攒了一大摞,但没有整体汇总,我就帮他整理。”孔春生说。

  作为国营瓷厂的实验室主任,孔铁山的笔记对钧瓷界来说,是一笔莫大的财富,而孔春生从年少之时,就耳濡目染,这为他烧制钧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技术起家的孔家,将钧瓷的基因注入每一个子弟的血脉中。

5.2524.png

  半月瓶 | 孔春生作品

  1996年从河南大学毕业以后,孔春生回到孔家钧窑。之后,孔春生重塑实验室,将更加先进的艺术理念及规划注入其中,使其更加适合艺术的发展潮流,在材料和技术等多方面提升钧瓷的品质。“很多人烧制钧瓷,更多的是凭借前辈的经验,而孔家则不然,‘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这是孔家钧窑一直坚持的发展思路。”孔春生说。

  “我们现在提倡‘工匠精神’,在不少人看来,‘工匠精神’是很‘高大上’的东西,到处都在提,其实,‘工匠精神’是一个行业的底线,就是专注与坚守,是以钧瓷为代表的手工艺行业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要求,做好还要看天分。”孔春生说,在纷繁复杂的陶瓷行业,坚守本心至关重要,因为这决定了一个大师能否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能否静下心来真正创作出受人喜爱的艺术精品。

5.2531.png

  盛德四方 | 孔春生作品

  何为匠人?何为大师?在孔春生看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眼界和胸怀。“在20世纪90年代初,钧瓷行业的集体企业日渐没落,钧瓷的发展缺失了方向。我大哥孔相卿在1994年创造性地研制成功钧瓷液化气窑炉,成为钧瓷生产跨入产业化的拓荒人,从根本上解决了钧瓷‘十窑九不成’的技术难题,推动钧瓷烧制在神垕镇的普及,让钧瓷成为五大名窑中发展最好的门类,这就是眼界。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大哥在任何阶段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钧瓷,有人向他请教技术难题,他会耐心讲解,从不担心技术外泄,这就是胸怀。”孔春生说,正是这种眼界和胸怀,影响了整个孔家钧窑,也影响了他。作为钧瓷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孔家钧窑所开创的一系列钧瓷成型、配釉、烧成工艺等技术和标准,在整个钧瓷界甚至陶瓷界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陶瓷行业的从业者,一定要弄清楚何为立身之本。“在陶瓷行业,作品是一个人眼界和创作水平最清晰地展现和表达。就钧瓷来说,一个好的艺人,不仅要有对技艺和釉色的掌控能力,还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没有眼界和胸怀的人,其作品就显得小气。”孔春生说,在艺术行业,有一部分人一味地想通过各种外在元素去标榜自己,期望获得认可,其实这样反而显得心虚和不自信。“作为钧瓷艺人,传承千百年来的钧瓷烧制技艺,感受着钧瓷艺术的厚重魅力,我们更应该充满对钧瓷文化和艺术的自信。”孔春生说。

5.2532.png

  天球瓶 | 孔春生作品

  在孔春生看来,孔家钧窑的发展史,是一部钻研钧瓷烧制技艺、探索钧瓷发展方向的历史。以技术起家的孔家钧窑,致力于钧瓷技术研发和流程革新。作为孔家钧窑的一员,孔春生更是以此来要求自己。孔春生从美学角度进行创作和设计,向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探索着钧瓷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孔家钧窑,新产品的设计稿,都会在我这里进行筛选,有很多定型稿是我敲定的。创作一件作品就要追求极致美,只有自己看着舒心,才能去打动别人。”孔春生说。

  对艺术美感的极致追求,造就了孔春生作品不多却精品不断的艺术创作局面。作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孔春生的钧瓷作品获奖无数。早在1999年,孔春生就获得“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其作品获全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展银奖;2010年,其参与制作的钧瓷作品《玉兰尊》《瑞寿年年》入选 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其作品《丁口瓶》在首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2015年5月,其作品《直口瓶》荣获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金奖;同年10月,其作品《扁肚瓶》获中国“陶瓷艺术100”实力榜最高奖全场大奖……

5.2533.png

  扁肚瓶 | 孔春生作品

  作为孔家钧窑总经理,孔春生以钧瓷大师和钧瓷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对作品的意见,从文化和艺术方面辨析意见的合理性,对孔家钧窑的作品改进作出理性判断,指导着孔家钧窑的发展。在孔家钧窑,孔春生可以很好地将客户意见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文化是艺术创作的根基,先有文化后有陶瓷,文化派生艺术。所以我们要立足传统文化去做陶瓷。神垕不大,禹州同样是座小城,但我们要认识到,中国陶瓷在世界的地位很高,钧瓷的地位同样很高。地方虽小,但钧瓷艺人要放眼世界。”孔春生说,孔家钧窑立足传统,但孔家钧窑所做的,则是致力于将钧瓷打造为世界知名的现代艺术符号,建设中国钧瓷文化园,同样是这样的目的。

5.2534.png

  龙罐 | 孔春生作品

  “中国钧瓷文化园在类似的园区中,是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品位最高的。一直以来,不断有人问,孔家钧窑打造中国钧瓷文化园,花费巨大,到底是为了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效果?其实说起来很简单,我们想要将中国钧瓷文化园打造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阵地和陶瓷艺术在世界的桥头堡。我们希望每一位进入中国钧瓷文化园的人,都能在这里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孔春生说。

  正如孔春生创作钧瓷时追求极致一样,孔家钧窑同样以极致的要求打造中国钧瓷文化园,力求将其建设成为中国钧瓷艺术创作圣地和中原陶瓷文明新地标。在忙碌之余,孔春生涉猎广泛,在书法、武术、美术、摄影等领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如同太极拳一样,练得好是太极拳,练得不好就成了太极操。做钧瓷也是一样,只有全心投入,在深耕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才能将钧瓷艺术发扬光大。”孔春生说。

  “就目前来看,钧瓷行业是繁荣的,从业者很多。有为了钧瓷艺术发扬光大而不懈努力的人,也有追求眼前利益的人,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不管怎样,其他都是空的,作品才是真实的,在大众消费逐渐理性的时代,不必炒作过多,耐得住寂寞,创作出更多好的钧瓷作品,更好地弘扬钧瓷文化,就一定能有一番作为。”孔春生说。

5.2535.png

  长颈瓶 | 孔春生作品

  在钧瓷千百年的发展中,正是一代又一代钧瓷艺人的匠心成就了辉煌的历史。追求极致,是孔春生在钧瓷创作上的信条,也是他对待钧瓷艺术的态度。不忘初心的艺术执念,让孔春生致力于将以钧瓷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