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禹州神垕钧窑钧瓷网欢迎您的来访!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钧瓷文化 > 钧瓷知识 >

钧瓷釉的配制和成色因素

  钧瓷需要两次才能烧成,第一次是把未上釉的干坯器入窑经900℃的低温素烧,干坯经素烧后称素胎。在素胎上施釉料后经高温第二次烧制称为釉烧,釉烧是决定钧瓷成色的关键阶段。  以传统煤窑为例钧瓷釉烧分四个阶段。  ①氧化焰阶段:窑内温度从0℃逐渐升到1040℃,控制通气的烟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303 | 发布时间:2019-06-03 10:28:59
推荐回答

  钧瓷需要两次才能烧成,第一次是把未上釉的干坯器入窑经900℃的低温素烧,干坯经素烧后称素胎。在素胎上施釉料后经高温第二次烧制称为釉烧,釉烧是决定钧瓷成色的关键阶段。

5.1715.jpg

  以传统煤窑为例钧瓷釉烧分四个阶段。

  ①氧化焰阶段:窑内温度从0℃逐渐升到1040℃,控制通气的烟囱闸板开放,窑顶天窗(天眼)开放,窑内呈氧化气氛,匣钵(又称笼盔,施釉料后的素胎置于匣钵后再放入窑内),胎体及窑内的水分,釉内有机物等排出。釉层开始熔化,釉表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

  ②还原焰阶段:窑内温度在1040℃~1150℃,此阶段天窗关闭,烟道闸门关闭或半开放,煤不能充分燃烧,一氧化碳增多,窑内呈还原气氛,并通过关闭烟道闸门的程度控制煤的燃烧和还原气氛的轻重。此时,釉层熔化、釉面由多孔开始逐渐闭合,形成凹凸不平的状态。

  ③中性焰阶段:窑内温度由1150℃升至1270℃。由于中性焰不好控制,一般使窑内呈弱还原气氛。随着窑内温度升高釉层熔化成粘稠液体状并由上而下流动,釉层的熔融使釉面变平,釉层形成玻璃体状。

  ④氧化、冷却阶段:当窑内温度升到1280℃~1300℃时,均热保温1~2小时后停火,打开窑门、大量氧气进入窑内,窑内呈氧化气氛,氧气对釉面氧化,冷却,釉色形成。

  在烧制过程中各阶段温度的掌握、转换、窑内气氛的控制等环节对钧瓷成色都有较大影响。同一配方的釉料在不同种类的窑炉或气氛中出现不同的效果。如柴窑、煤窑、焦炭窑、液化气窑、天然气窑炉烧制的钧瓷在色泽和质感上有所差别;如含铜的釉在氧化焰气氛下可出现绿色,而在还原气氛的窑炉内则出现红色。



其他相关回答


亲,登录后才可以留言回答!

钧瓷精选 会员中心 购物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