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钧瓷与金元钧瓷的特征如何区别?
金钧,开始进入平常百姓人家,器型多见盘盏等民用器,开始有明显的人为控制窑变的痕迹,以观复博物馆金代三潭映月盘为代表。金早期延续了宋钧施护胎釉的工艺。至金晚期元早期,开始不施护胎釉。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141 | 发布时间:2019-06-03 16:34:17
推荐回答
首先确定一点,宋代有没有钧?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窑址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宋代的钱币。其次,钧窑的工艺跨度。以前一般大体区分是宋金为一个区间,元为一个区间。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划分也越来越细致,分为宋,金,元,三个区间。关于宋,金,元的特征区别问题,我们逐一来讲解。先说宋,宋早期的钧窑几乎没有窑变的,追随汝窑,以天青为上,以支烧为良,以故宫馆藏的出戟樽为代表。其后,以花盆,盆奁,鼓钉洗为多。官钧烧制,一挑土二洗土,洗土完成之后沉淀,其后成腐土,腐土后成坯土,后经拉坯称为胎,做胎素烧温度不能高,不裂不变形为好,其后上釉再烧,所以官钧胎质密而重。窑变布满全身,以海棠红,葡萄紫为最。
金钧,开始进入平常百姓人家,器型多见盘盏等民用器,开始有明显的人为控制窑变的痕迹,以观复博物馆金代三潭映月盘为代表。金早期延续了宋钧施护胎釉的工艺。至金晚期元早期,开始不施护胎釉。
元钧,工艺相对最为粗糙。器型以大碗为多,烧造温度明显高于宋金。釉面玻璃质感更强。工艺有明显的区别,不施护胎釉。
总之,宋代,窑变晕染自然,金钧略显生硬,元钧最硬。
其次,元钧烧造窑口较多,胎土各有不同。不像宋金时期,多为一种胎土。
其他相关回答
亲,登录后才可以留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