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禹州神垕钧窑钧瓷网欢迎您的来访!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钧瓷文化 > 钧瓷知识 >

钧窑瓷器的陈设类花器分为两种制作工艺

  人们在观察这些陈设类花器时,从制作工艺上分为两类:—类是粗放型;一类是精致型。  「粗放型」官钧花器,胎体普遍较厚,釉垂流现象较严重,釉层也比较厚,内外壁施—色釉比较多,支钉痕大而密集,器足比较大,修足不规整,一到十的数目字大多位于三个小足之一的内墙、器足内璧或者外

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310 | 发布时间:2022-06-29 16:18:31
推荐回答

  人们在观察这些陈设类花器时,从制作工艺上分为两类:—类是粗放型;一类是精致型。

  「粗放型」官钧花器,胎体普遍较厚,釉垂流现象较严重,釉层也比较厚,内外壁施—色釉比较多,支钉痕大而密集,器足比较大,修足不规整,一到十的数目字大多位于三个小足之一的内墙、器足内璧或者外底,都是划刻而成。字体粗大潦草,同样号码的器物,粗放型器物体积要大于精致型器物,整体上显得工艺粗糙。

  「精制型」官钧花器胎体普遍较薄,造型匀称,制作规整,釉面非常匀净,釉层较薄,器物较多在内外施不同颜色釉,支钉痕迹细小而疏朗,外底多施有一层芝麻酱色的底釉或者护胎釉。器物较小而精致,制作非常规整,数字位于足心,位置比较固定,大多数戳印而成,字体也很规整。

  考古工作证明,这类陈设类花器的生产地点,就在禹州城内的钧台窑址。1974年的发掘,在钧台附近的梨园地地点,出土了大批陈设类花器,主要都是精致型产品。

钧瓷41 (1).jpg

  根据发掘的地层关系和与其他考古实物的对比,结合《均州志》的一些记载,大体上可以推断,粗放型花器生产时代应该是明宣德年间,而精致型花器应该是明中期(有可能是成化年间)。

  由此可以证明,这些钧台窑生产的瓷器,就是《大明会典》记载的供御用的瓷器,其中提到的「缸」很可能就是指的花盆。因为在一些其他器物上看到盆类器物自铭为「缸J(铭文)。所以钧台窑生产的这些花器,以及一些其他器物,因为用于供御,可以被称为「钧官窑」器物

  随着景德镇窑业技术的日渐提高,其颜色釉技术日渐成熟后,能够代替钧台窑的产品,统治者的审美取向发生变化后,钧台窑失去了它的优势,钧釉瓷器就停烧了,但是仍然生产各种白地黑花的大罐用于供御。



其他相关回答


亲,登录后才可以留言回答!

钧瓷精选 会员中心 购物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