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钧瓷网了解到1994年3月,禹州钧瓷研究所用液化石油气烧制了第一批高级钧瓷工艺品,被称为钧瓷史上的钧瓷创新。 液压燃气烧制的钧瓷,从避免空气污染、保护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钧瓷产品率等方面表现出了更加显著的优势 钧瓷一直被说成“十窑九不成”,也就是说,钧瓷...[全文阅读]
禹州市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北宋灭亡,宋室南迁,钧官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 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基...[全文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钧瓷的恢复。1955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轻工业部恢复河南禹县钧瓷生产,同年全国首次陶瓷专业会议强调恢复钧瓷生产和钧瓷的研究工作。1957年陶瓷专家沈明阳等到禹州神垕帮助试烧“炉钧”获得成功。以后,陶瓷专家李家治等对钧窑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全文阅读]
北宋王朝科技发展,商业繁荣,加之煤炭用于生产和冶炼业的推广,使宋代钧瓷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当时宋都汴京(今开封)已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城市及市场。随着经济的繁荣,茶馆酒楼急剧增加,一般都使用高档家具和名贵瓷器,以招揽顾客。同时,由于生...[全文阅读]
钧瓷之名,得之于禹州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都城,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由此而得名的钧瓷,它始于唐,盛于宋,又经历了元、明、清直到今天,在这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为世人所青睐,特别...[全文阅读]
禹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民族之根,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这里就是黄帝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尧舜时期,禹州称夏,大禹因治水成功被封于夏。...[全文阅读]
钧瓷与其他瓷器一样,由陶器演变而来,是对陶器的继承和延续。...[全文阅读]
时至今日,带有纪年底款的钧瓷器物或标本很少,寥寥无几。在一 钧瓷名家处,有幸见到一块儿底部刻有“钩州西吴锁周家造至元七年”的 钩瓷碗片标本。査阅《禹县志》,至元七年为公元1270年,1271年元朝建立。西吴镇为元代磨街乡的旧称。...[全文阅读]
钧瓷新工艺是一种在氧化焰中烧成的钧红釉产品。20世纪80年代初,禹县钧瓷一厂开始摸索实验,兴盛于80年代中期,其色泽鲜艳,深受人们的喜爱,曾经风靡一时,并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到20世纪90年代初逐渐消失。...[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