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瓷辉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有极强的悟性,同时善于总结。尽管没有烧过钧瓷,他却从做彩瓷的经验中体会出钧瓷的奥妙:色美釉丰是瓷器之本,最美的瓷器应具有最美的釉色。“天地日月景,竞现钧瓷中”,应是钧瓷烧制的最高境界。多年来,他把研究钧釉的机理作为钧瓷创作的关键环节,从不同着色感悟釉色奇特的变化。为了突出釉色浑厚莹润的特点,他与大师们一起,踏遍神垕及附近的山沟,寻找不同的矿石原料,然后进行分析试烧,寻找并发现规律。整体来看,刘瓷辉的作品釉厚浑活,乳光莹润。其色或沿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强。在烧制技术上,他采用传统的煤窑烧制,在合理配置钧釉的基础上,科学地控制火焰的变化,烧出不少精美绝伦的窑变大作。

      除了釉色,刘瓷辉在做“大”、做“新”上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他授意设计的蟠龙瓶,高4.08米,宽0.98米,瓶身盘绕蟠龙,耳饰双龙吸水。此作品从构思设计、选料制胚,施釉技巧到烧成试验,刘瓷辉亲力亲为,历经5年才烧制成功。即使在当下,也属钧瓷界罕见的大器,颇有“钧”临天下之气势。

      刘瓷辉用煤窑烧制的钧瓷南官帽盘龙椅,设计灵感来自明式家具代表作一南官帽椅,经艺术加工而成,其骨为南官帽椅,椅子周身又加以龙图浮雕纹饰,显示出明式官帽椅的庄重、大气及实用性。因其为大器,烧制不易,火候、做工稍微不留意就以器形歪斜、开裂等失败告终,故能得到完好作品,需要对造型及火候把握极为精细。

     建窑以来,刘瓷辉博采众长、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造型多样,先后烧制出数百个品既有尊、鼎、钵、洗、盘、瓶等传统器形,也有兽、鸟、虫、鱼等动物造型。总体来看,他的作品以大、厚著称,有鲜明的“刘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