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生眼中的钧瓷,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载体。他认为,钧瓷发展到今天,钧瓷艺术不再是简单的制作,而应被视为一种创作,艺术家们利用各种方法,竭力去体现自己对当下社会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当艺术家明确地以艺术来定位钧瓷作品时,就会为钧瓷艺术注人新的活力。
因而,在平常的创作中,刘红生不仅重视器形要好,釉色要美,同时特别重视作品精神意义的阐述和表达。在清华大学学习以及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交流期间,他有感于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城市森林给人的强烈视觉冲击,创作了作品“城”系列。他用草绿釉和桃红釉表现春天的萌动,用红釉表现夏天的炽热,用花釉表现秋天的斑斓,用月白釉表现冬天的皑皑白雪。作品《春城》《夏城》《秋城》《冬城》既有四季的变化和感悟,又有城市丛林、地平线给人的视觉冲击,城市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象的内涵被他用钧瓷诠释出来。
刘红生的作品体量大,给予了釉水充分的流动空间,这就为钧瓷的窑变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同时也让赋予其中的精神内涵有了鲜活的表达。
谈到钧瓷创新,刘红生认为,钧瓷人应该研究历代钧窑及器物所承载的美学思想与工艺精神,不是单一表象地复制传统样式,应该从文化与精神层面承继而推广。钧瓷创新理应具有设计和工艺相融合、延展并提升到知识、文化与科学理性精神层面上。当一件作品能够释放出当代审美观念及展现中国诗词般的美妙语境时,相信钧艺之花一定开得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