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始烧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官窑断烧于明代,民窑没落于明清,钧瓷器物在满足实用的同时,极具中国传统审美艺术,是东方哲学的完美呈现。千年窑火不熄,钧瓷在新中国成立后又逐渐走向顶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下,地方国营豫兴瓷厂、禹县钧瓷美术一厂、禹县钧瓷美术二厂、东风工艺美术瓷厂等国营、社办、集体企业相继成立,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天津美院等美术学院教授亲自到神垕授课创作,周国桢,韩美林,黄胄等工艺美术大家先后多次到神垕各大国营钧瓷企业创作。


五十年代末,在“大跃进”的影响下,钧瓷生产由小窑烧制改为大窑烧制,创烧了单色釉“大火蓝”,成为特定时代下的特殊艺术品。六十年代,在众多手工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小批量生产出接近宋代艺术风格的窑变釉钧瓷,成为复烧成功的始端。七十年代,带有“文化大革命”时代特色的雕塑器型和装饰作品成为钧瓷的创新造型,并创造性地运用神垕当地资源,烧制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种类繁多的彩釉瓷,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八十年代,神垕钧美一厂、二厂创新烧造方法,用氧化焰进行钧瓷烧制,并在推板窑内批量生产钧瓷,这种一次烧成的钧瓷,被人们称为钧瓷新工艺。九十年代初,受市场经济冲击,钧美一厂、二厂、国营瓷厂等逐一停产,大火蓝、新工艺、彩釉瓷等逐渐停止烧制。在七八十年代,各大国营瓷厂生产的珍品钧瓷曾跟随周恩来总理、邓小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出访世界各地,并多次在我国各类艺术品大赛上获得极高荣誉。当代钧瓷艺术大师晋佩章,刘富安,孔相卿,杨志,杨国政,任星航等都在这些厂生产一线工作,这批珍贵的钧瓷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凝聚着众位大师的心血,代表了当时钧瓷烧造的最高水平,并且全部是传统煤窑烧制,存世量非常少,收藏价值极高,比如时代三姐妹、二七塔等。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艺术品市场回暖,钧瓷艺术品,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烧制的传统钧瓷、大火蓝、新工艺、彩釉瓷等因为自身的时代审美性和增值保值性而成为藏家的追捧对象和优质的财富投资品。然而,正是因为这些钧瓷艺术品受到热捧,一些商家竞相仿制,仿冒作品的出现,使收藏市场鱼龙混杂。
为更好地发挥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为行业服务,解决钧瓷流通领域的难点问题,协会拟成立钧瓷鉴定工作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当年从事生产研发的技术骨干和当代钧瓷行业的大师、专家组成。鉴定工作委员会通过现场钧瓷鉴定,鉴赏,讲评等形式开展活动,并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钧瓷鉴定鉴赏标准。届时,行业大咖们相聚一堂,回忆当年钧瓷复烧研发时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红色钧官窑时代的精彩故事和作品特色,以此激发当代青年钧瓷从业者干事创业的热情,提高其业务能力。众大师们齐为钧瓷行业发声,讲好钧瓷故事,弘扬钧瓷文化。



钧瓷鉴定工作委员会定期组织活动:
1,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钧瓷藏品证明、背书,为藏家、商家进行钧瓷鉴定、鉴赏、讲评,出具由各位鉴定专家签名可溯源电子防伪证书,并在钧瓷行业协会公众号、网站进行查询认证,构建权威的征信体系,免去藏家后顾之忧,促进藏家之间的交流和藏品互换收藏,形成定量价格体系,成为金融衍生工具,使之成为藏家的货币增量,繁荣钧瓷市场经济。
2,为当代钧瓷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行现场指导、讲评、鉴赏,为青年艺术家站台、传授经验,提高其创作水平,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钧瓷鉴定委员会将通过各大媒体和钧瓷行业协会网站对每一次鉴定活动宣传推广,拍摄、整理、发布、保存鉴定现场的图文资料,树立钧瓷行业大师、专家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使钧瓷藏品传承有序,有史可查,提高其收藏价值和市场活跃度。钧瓷行业协会组织这些活动,可以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和经营者提供良好的信誉保障服务,可有效防止钧瓷收藏界和流通领域出现高价假冒伪劣的时代钧瓷作品,切实保证广大钧瓷爱好者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钧瓷鉴定委员会在钧瓷行业协会的统一安排下开展工作。许昌市钧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对钧瓷鉴定委员会的工作全面监管。
鉴定范围:1949年至今,传统钧瓷、新工艺瓷器、钧彩瓷工艺品。


专家库成员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孔相卿,男,1963年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人,第六、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会长、孔家钧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杨志,曾用名杨金志,男,1947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钧瓷一厂实验车间工作,现为杨志钧窑艺术总监、河南省陶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杨国政,男,1953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东风工艺美术瓷厂工作,现为杨国政钧窑董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陶瓷工艺工程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任星航,男,1955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出身钧瓷世家,任氏钧瓷第九代传人,现为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协五大名窑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许昌学院客座教授、禹州市星航钧瓷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苗长强,男,1962年8月生,禹州市神垕镇人,现为禹州市苗家钧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河南省陶玻协会常务理事、许昌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晋晓瞳,字亚平,男,1963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钧瓷二厂实验车间工作,现任晋家钧窑总工艺师、晋佩章钧瓷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晋佩章钧瓷艺术馆馆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陶瓷评选委员会评委。

刘国安,男,1944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钧瓷一厂实验车间工作,曾任钧美二厂厂长,现任国安钧瓷坊董事长、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陶玻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许昌中国钧瓷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王建伟,男,1965年6月生,禹州市神垕人,曾在钧瓷二厂实验车间、钧瓷研究所工作,1997年创建宋元钧瓷坊,现为宋元钧瓷坊总经理、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馆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栏目特邀钧瓷专家。

周松建,又名周建,男,1963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钧瓷一厂实验车间工作,现为周家钧窑总经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工艺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建峰,男,1963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钧瓷一厂实验车间工作,任钧瓷一厂厂长,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级陶瓷工艺师,河南省陶瓷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陶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尹建中,男,1961年2月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钧瓷一厂实验车间工作,2001年创建尹家钧窑,现为尹家钧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陶瓷工艺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刘建军,男,1952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钧瓷二厂实验车间工作,任钧瓷一厂厂长,为首批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李欣营,男,1962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原禹县陶瓷一厂厂长,曾参与《钧瓷河南省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现为神州钧窑艺术总监、中国陶瓷协会理事,首届中国工美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丁建中,艺名钧丁、钧都一丁,男,1964年3月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钧瓷一厂、钧瓷研究所工作,现为禹州市钧丁钧艺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陶瓷委员会理事、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获得“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张建钊,男,1958年生,禹州市鸿畅镇张湾村人,中共党员,曾在钧瓷二厂工作,2003年创建凤山钧窑。现为凤山钧窑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十一届禹州市人大代表。

杨晓锋,男,汉族,1970年8月出生,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人,中国共产党,正高级工艺美术师,1985年,进入钧瓷一厂工作,1989年,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2000年随父创办杨志钧瓷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昌市拔尖人才,许昌英才。

钧瓷214 (15).jpg

卢俊岭,男,1954年3月生,禹州市神垕镇人,曾在国营瓷厂工作,卢家第五代传人,卢家世代钧窑掌门人。现为卢家世代钧窑艺术总监,河南省钧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成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张自军,号“卢钧张”,男,1953年12月生,禹州神垕镇人,曾在东风工艺美术瓷厂工作,现为卢钧张工作室董事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是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命名的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市场评估团成员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党经伟,男,1963年7月生,禹州市人,1992年任神垕镇党委副书记、钧瓷集团公司董事长,2012年任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任副会长,2017年任许昌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2019年任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对钧瓷收藏、鉴赏有着独到的认识、丰富的经验和极强的市场敏锐度。

霍子敬,男,1963年出生,禹州神垕镇人,1981年参加工作于地方国营禹州市瓷厂,大专文化,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高级技师,历任车间副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厂长兼书记等职。从事钧瓷销售和收藏多年,极具钧瓷鉴赏能力。

董耀伟,男,1965年生,禹州市神垕镇人,1985年进入禹州钧瓷二厂工作,模具工人。1993年出厂自行经商,主要经营清朝到民国时期的钧瓷。2013年创建“红色钧官窑”微信公众交流平台,积极参与钧瓷研究和钧瓷文化宣传事业。

张建峰,汉族,1982年生,禹州市张得镇人,中专文化,中共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河南省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许昌市中国钧瓷收藏家协会会员,禹州市钧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禹州市大唐钧窑总经理、唐钧博物馆馆长。禹州市官钧堂钧瓷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理。从事钧瓷贸易及钧瓷收藏多年。收藏的钧瓷有大量的红色钧官窑瓷器、当代大师钧窑精品、传统煤烧和柴烧作品。

刘俊有,男,1981年出生,神垕镇白峪村人。中共党员,2011年进入白峪村村委会工作,神垕钧窑址管理员。热衷于建国后钧瓷交流、收藏、鉴赏,收藏有众多不同时期的钧瓷标本,对钧瓷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理解。

钧瓷214 (6).jpg


鉴定工作流程

1、收藏者添加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微信客服进行报名登记,报名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28日上午12点之前,正式鉴定活动日期为2021年1月1日,提供作品信息及作品正、侧、上、底部的照片(不少于4张),鉴定委员会专家对报名作品初选,优先选定品质好的作品进行专家现场鉴定(残次品不得参与鉴定)。

2、现场鉴定活动拟每月举行一次,首期活动鉴定钧美一厂、二厂、国营瓷厂作品,正式鉴定作品场地为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

3、鉴定当天,由藏家携带作品到鉴定现场,放置至工作台,由鉴定委员会专家进行现场鉴定。

4、鉴定委员会专家根据作品真实性、完整性,分为不能确认及正品、精品、珍品三个等级,逐一发表个人意见,确定等级,并明确表述作品年代、烧造企业、造型来历、釉色特点等简要点评后,由鉴定委员会出具鉴定专家签字确认的证书。

5、工作人员对鉴定活动全过程视频记录,整理后上传至鉴定查询网站。

6、鉴定活动为有偿服务活动。费用暂定为每件作品200元,其费用包括场地租赁费,专家劳务费,现场视频拍摄费,证书制作费等。